当前位置:首页

煤炭业长期前景困境重重

发布时间:2025-04-05 09:42:44   来源:辽宁大连普兰店市    
字号:

2018 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占2018 年所有新增电力装机量的36%,高于其他能源居于首位。

未来组件会朝着更高功率的方向发展,到2020年组件功率可以到440瓦,对于行业来说,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是技术革新最大的驱动力。同时,创新采用单板组件安装、倾斜度等技术,使光照率达到75%以上,实现了水稻、麦子、玉米等大农业种植。

煤炭业长期前景困境重重

同时,该技术易于兼容其他先进电池技术,有利于降低光伏电站系统成本,提升电站收益。实际上,背面发电量的大小与组件本身特征有关,也与电站设计有关。相对于传统的1000V系统电压,特变电工采用1500V直流输入+800V交流输出,可减少线缆损耗25.6%,LCOE降低0.51%。正泰一方面与阿里云合力,结合 AI与大数据技术,提高产品命中率,在电池组件AI智能检测领域打出组合拳。常规接线方式支持容配比为1.2倍以上,采用 Y+1接线方式的容配比可提升至1.6倍,LOCE可降低3%左右。

设计时应从高度、间距、角度多方面考虑,通过优化设计可取得很好的效果。采用新技术的高效组件是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重要一环。组件企业的供货名单同样可以印证这一趋势,据组件商透露,最初的对日供货绝大部分是大型地面电站,但是这一比例逐渐下降。

2018年上半年,日本光伏组件出货量宝座由晶澳太阳能拿下,而2017年上半年的冠军京瓷已被中国厂商挤至第四位。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过,2012年之后,封闭的日本市场逐渐开放了,特别是对中国组件品牌。从2004年起,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扶持光伏产业,直接刺激带动了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全球光伏产业由此沸腾。来自日本太阳能发电协会(JPEA)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光伏组件出货量中,多晶组件出货量为3.58GW,占比57.9%;单晶组件1.9GW,占比30.8%。

该项目位于临海地区,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常年有大量降雪及积雪,恶劣的气候条件对于光伏组件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最早进入日本市场的代表企业之一晶澳太阳能为例,该企业2011年进军日本市场,2012年取得PERC电池专利授权,随后便率先向日本市场推出单晶PERC产品魄秀、多晶PREC产品润秀,引领高端市场。

煤炭业长期前景困境重重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日本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330MW,位列全球第一。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光伏行业的当下状态,随着政策调整,国内光伏装机下滑,市场疲软,企业纷纷调头海外,国际市场竞争如火如荼。2012年之前中国光伏品牌很难进入日本市场,当地市场相对闭塞。从2013年起,日本FIT固定电价收购制度逐年下调,2019年小于10kW系统收购电价已降至26~28日元/千瓦时,大于10kW系统降至18日元/千瓦时。

2012的转折之年则基于震惊全球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的日本能源转型。近年来,日本牢牢占据着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的前三大出口国,而撬开这一市场,领头企业纷纷叹之不易。当年,我国组件企业扎堆出口欧洲的盛况令业内记忆犹新。事实上,采用FIT补贴政策的国家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衰退下的曙光回归当下,作为政策依赖性行业,日本光伏行业也难以逃离补贴退坡后的市场震荡。日本FIT政策调整变化2012 VS 2019(日元)补贴退坡之下市场萎缩接踵而至。

煤炭业长期前景困境重重

终端市场飙升之下,日本电站业主开始逐渐尝试中国光伏组件。日本东京咨询公司RTS预计,未来十年日本约有100GW的光伏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再创新高,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从晶澳太阳能处了解到,从2015年起,PERC高效产品开始在日本被广泛认可。竞标制度下,满足业主低LOCE成本诉求的高效产品需求骤升。其中,土地问题最为掣肘。单晶PERC高效组件具备优异的抗机械载荷性能和抗盐碱性能,稳定、高效输出电力,为电站系统的高发电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对外表示将逐步终止FIT的执行。

日本光电协会统计,2012年补贴制度之下,日本光伏新增装机增长2.5倍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百万瓦(MW)级光伏电站。商业模式变迁镜头切换至日本下游终端市场,正如欧盟先行发展国家,日本光伏商业模式同样经历了从大型地面电站到小型分布式和屋顶项目的变迁。

晶澳太阳能介绍,其于2017年将实现量产的PERC双面双玻和PERC半片组件推向日本,进一步满足了日本客户对不断提升发电量、提升电站收益的需求。目前,晶澳太阳能将目光移至新能源的创新应用上,近期刚刚为北海道32MW光伏储能一体电站供货全部单晶PERC组件。

截至目前,晶澳太阳能累计对日发货4GW,市场占有率10%,出货量始终遥遥领先。2015年之后,日本百万瓦级光伏电站的导入量急剧减少,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收购价格降低、并网制约增大、适合建设百万瓦级光伏电站的土地减少。

与此同时,晶澳太阳能2012年在日本设立分公司,为客户提供本土化的优质、高效服务,凭借良好口碑,与日立、松下、丸红、日挥等龙头日企达成了战略合作,目前合作客户已多达200家,产品覆盖日本全部47个行政区,被誉为最值得信赖的光伏厂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日本仍将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市场之一。从2017年起,为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日本经产省提出竞标制度,2019年进一步扩大竞标范围,电站门槛由2MW下降至500kW。然而,与欧洲国家拥抱全球光伏品牌形成极大反差的是,日本光伏市场延续着深厚的民族情怀,投资业主始终偏爱本土品牌,京瓷、松下、夏普等历史悠久的日本光伏制造商称霸日本市场。

从2015年10.5GW光伏新增装机峰值后,日本装机连年下滑,2016年~2018年新增装机分别为8.6GW、7GW、6.7GW。其中,组件出口量前八个月即超过了2018年全年。

研究机构PVInfoLink分析预测,随着日本政策要求2012~2014年间尚未并网的剩余项目须在2020年完成并网,因此2020年预计还将有一波装机潮涌现,2020年过后在缺乏剩余项目支撑以及补贴进一步调降之下,日本光伏市场需求估计将急速降温。毫无疑问,每度电近3元的高电价诱惑成功掀起了日本市场的光伏投资热潮,2012年新增装机相比2011年翻番达2.5GW,2015年更是达到10.5GW。

以晶澳太阳能为代表的我国龙头企业乘势率先撬开日本市场。当年,为弥补核退出后的巨大电力缺口,日本政府推出全球最高补贴:小于10kW系统42日元/千瓦时,大于10kW系统40日元/千瓦时,以此刺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其实,最初日本投资商对中国光伏组件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为消除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日本客户除组件厂商的标准质保外,要求组件厂商必须购买第三方的附加保险,日本投资商对组件质量的严苛可见一斑。彼时,唯一可比肩欧洲的国家即日本。随着小型分布式和住宅屋顶光伏项目引领日本市场,高效产品的比例呈直线上升。与此同时,伴随着日本光伏商业模式的变迁,组件企业新的挑战和机遇仍在继续。

2010年底,日本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3.6GW,仅次于德国和西班牙,这三国占据了世界光伏装机的60%。事实上,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日本常年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光伏电站供电风险巨大,为解决电力供应稳定问题,日本近期加快了推广光伏+储能的脚步。

作为多山岛国,日本土地面积狭小,仅与我国云南省面积相当。事实上,在欧洲光伏产业爆发之前,日本占据着全球光伏装机的龙头位置。

去年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新修订的能源基本计划,新计划明确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位为主力电源。显而易见,最终中国组件逐渐站稳了日本市场。

图说天下

×
{dede:qrcode/}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